通过梳理国内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的发展脉络,可以分为五个阶段,2023年国产化将从4.0向5.0推进:
2019年以信创软件(操作系统)和芯片设计(数字芯片、模拟芯片)几大类为主。
2019年5月,限制华为终端的上游芯片供应,目的是卡住芯片下游成品,直接刺激了对国产模拟芯片、国产射频芯片、国产存储芯片、国产CMOS芯片的倾斜采购,这是第一步。
2020年以晶圆代工和周边产业链,主要以中芯国际、封测链、设备链为主。
2020年9月,限制海思设计的上游晶圆代工链,目的是卡住芯片中游代工。由于全球晶圆厂都严重依赖美国的半导体设备(PVD、刻蚀机、离子注入机等),海思只能转移到备胎代工链,直接带动了中芯国际等国产晶圆厂和封测厂的加速发展。
2021年以晶圆厂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链为主,比如前道核心设备和黄光区芯片材料。
2020年12月,中芯国际进入实体名单,限制的是芯片上游半导体供应链,本质是卡住芯片上游设备。想要实现供应链安全,必须做到对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的逐步突破,由于DUV不受美国管辖,此阶段的关键是针对刻蚀等美系技术的替代。
2022年以零部件和EDA为主,进入到国产链条的深水区,最底层的替代。
2022年8月,美国发布芯片法案,对国内先进制程的发展进行封锁。想要实现产业自主可控,必须进入国产链条的深水区,实现从根技术到叶技术的全方位覆盖。因此,底层的半导体设备逐渐实现1-10的放量,芯片材料逐渐实现0-1的突破,EDA/IP登陆资本市场,成为全新品类,最底层的设备零部件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。
2023年以后,将以建立产业链各环节强供需联系、打通内循环为主要替代目标。
我国半导体产业全而不强,半导体产业链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有中国企业,但是整体处于落后位置。由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国企业缺乏深度联系,单个企业的进步很容易受美国制裁影响。因此,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,实现自主制造,打通内循环,依托国内的市场优势,实现半导体产业链的不断升级,将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国产化5.0的重要目标。
ELEAD TECH
屹立芯创专注打造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除泡品类,以核心的除泡压膜技术与卓越的工业级非标能力,持续自主研发生产以多领域除泡系统(De-void System)和晶圆级真空贴压膜系统(Wafer Vacuum Lamination System)为代表的两大封装设备体系,在半导体芯片、新能源、5G、汽车等细分领域均有成熟的解决方案。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提供核心环节,同时能够配合连接自动化生产线,加速国产化产业链进程,进一步完善中国半导体生态系统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联系我们
电话:4000202002
地址: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北路11号
邮箱:info@elead-tech.com